DB 5113∕T 45-2024 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南充市)

ID

39B7569D6FF94906AE4B55F2C08EAB68

文件大小(MB)

0.24

页数:

9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05 5113,地方标准,DB 5113/T 45—2024,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hoot-oriented Bambusa oldhamiis,2024 - 09 - 27 发布2024 - 10 - 27 实施,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5113/T 45—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造林.1,5 竹林管理3,6 病虫害防治.4,7 档案管理4,附录A(资料性) 绿竹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5,DB 5113/T 45—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南充市林业局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南充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山县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营山盛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易锐、曹巧林、余远辉、马超、杨柳、杨静、刘芙蓉、张孟楠、陈春艳、蒋丽,君、姚娟、陶席、李世能,DB 5113/T 45—2024,1,笋用绿竹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笋用绿竹栽培的术语和定义、造林、竹林管理、病虫害防治、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南充地区笋用绿竹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32770 竹子名词术语,NY/T 525 有机肥料,LY/T 1678 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3 术语和定义,GB/T 3277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笋目buds on culm-base,秆基两侧成对着生的可萌发为竹笋的芽,3.2,扒晒sunning shoot-base buds,3月上旬将竹丛表土挖开,利用阳光刺激笋目萌动,促进提早发笋和多发笋,4 造林,4.1 林地选择,4.1.1 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LY/T 1678要求,4.1.2 海拔,海拔<700 m,4.1.3 气候,DB 5113/T 45—2024,2,极端最低气温高于不低于-5℃,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 mm,4.1.4 土壤,土壤厚度≥50 cm,质地疏松,pH5.5~7.5的壤土或沙壤土,4.1.5 地形,背风向阳,坡度15°以下,溪河两岸、房前屋后、山谷、山腰、山脚均可,4.2 林地整理,4.2.1 除杂,栽植前清理种植穴周围1 m范围内杂灌藤蔓、石块,易萌蘖的树蔸、树根等,4.2.2 开沟,平地或者低洼地每间隔12 m开宽30 cm、深50 cm的排水沟,4.2.3 挖穴,土层疏松地挖穴规格为60 cm×50 cm×40 cm,土层紧实地挖穴规格为70 cm×60 cm×50 cm;平地,株行距4 m×4 m,山坡地株行距视地形适当调整,4.2.4 施基肥,每穴施腐熟有机肥10~30 kg,与表土拌匀后回填到种植穴,避免根系直接接触肥料,有机肥符合,NY/T525的要求,4.3 造林方法,4.3.1 移竹造林,母竹选择:选用胸径3 cm~5 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基部芽眼饱满的1年生立竹为母竹,母竹挖掘:3月上旬挖掘,尽量保留根部宿土,不可伤及笋目;用快刀切断母竹秆柄与老竹的连接,保持秆基与笋目的完整性;在竹秆1.0 m~1.5 m处的节间斜口截断,母竹运输:用编织袋或者稻草包裹竹蔸,适时洒水保持根部湿润,搬运过程轻拿轻放,起挖到栽植,时间不超过2 d,并符合苗木检疫规定,母竹栽植:竹秆斜角35o~45o放入栽植穴,使两侧笋目平行于地面,切口向上,分层填土踏实,覆,土比种苗原入土高10 cm成馒头形,浇透水,再覆薄土或草保湿,4.3.2 移苗造林,容器准备:选择口径35 cm~40 cm,高度35 cm~40 cm易降解的育苗袋(桶);营养土配制按表土:,腐熟有机肥:复合肥95:4:1的配比混匀,母竹选择:同4.3.1,母竹挖掘:同4.3.1,仅竹秆在0.4 m~0.5 m处斜口截断,种苗培育:母竹放入装有三分之一营养土的容器中,分层填土拍实、浇水,覆土厚度超过母竹原入,土处3 cm左右。苗木按照LY/T 2290标准附上标签并符合苗木检疫规定,苗木选择:选择单丛新竹2株以上,基径≥1 cm的容器苗,并具有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证书、苗木标签等,DB 5113/T 45—2024,3,苗木栽植:在栽植穴内轻放容器苗,去掉容器,尽量保持土球完整,回填覆土超过竹苗原入土5~,10 cm呈馒头形,浇透水,再覆薄土或草保湿,冬季栽植可覆黑色地膜,5 竹林管理,5.1 幼林管理,5.1.1 水分管理,苗木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连续7 d无降水及时浇水;生长期内视土壤墒情及时排灌,5.1.2 施肥,第一年,栽植一个月后,每丛竹兑水浇施尿素25~30 g,发笋一个月后每丛竹兑水浇施复合肥100~,200 g,第二年,4月、7月和10月的上旬,每丛竹距丛蔸20 cm环状沟施N:P:K为15:15:15的复合肥0.5~1.0,kg,5.1.3 补植,对无成活立竹的种植穴及……

……